1、工伤认定三次下一步如何解决
1.完成工伤认定后,下一步可进行劳动能力鉴别。在伤情相对稳定且存在残疾、影响劳动能力的状况下,用人单位、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别委员会申请,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有关资料。
2.拿到劳动能力鉴别结论后,可依据伤残等级向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申领待遇。治疗工伤的医疗成本、康复成本、住院伙食补助费等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;停工留薪期内,单位需按月支付原薪资福利待遇。
3.若与单位就赔偿事宜协商不成,可通过劳动仲裁、诉讼等方法解决。建议工伤职工及有关职员准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别,在申领待遇时确保资料完备。与单位协商时保留好有关证据,协商不成时准时采取法律方法维护自己权益。
2、工伤认定三次后申请赔偿遇阻法律咋解决
若工伤认定三次后申请赔偿遇阻,可按以下法律渠道解决。第一,可与用人单位协商,明确告知其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是法概念务,争取达成赔偿协议。
若协商不成,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。该委员会会居中斡旋,促进双方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。
若调解也不成功,可在规定时间内(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)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。仲裁是处置劳动纠纷的要紧程序,需筹备好工伤认定决定书、医疗诊断证明、劳动关系证明等证据材料。
对仲裁结果不服的,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通过司法渠道维护自己合法权益。
3、工伤认定三次后索赔遇阻法律渠道是什么
工伤认定一般不需要三次。若已完成工伤认定,索赔遇阻,可按以下法律渠道解决:
第一,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。尝试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,签署赔偿协议。
若协商不成,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。由该委员会居中调解,促进双方达成赔偿共识。
调解不成或不愿调解的,可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。提交仲裁申请书及有关证据,需要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。
对仲裁裁决不服的,除法律另有规定外,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通过法院判决来保障自己权益。
当大家探讨工伤认定三次下一步如何解决时,除去关注后续步骤,还有一些有关问题值得一看。譬如,工伤认定三次后若最后认定为工伤,在后续的工伤赔偿过程中,会涉及到赔偿项目和标准的问题,像医疗费、停工留薪期薪资、伤残津贴等。另外,若工伤职工对赔偿结果不认可,还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的渠道来维护自己权益。假如你在工伤认定三次后不知怎么样推进后续步骤,或者对工伤赔偿的有关事宜存在疑问,不要让困惑困扰自己。点击网页底部的“立即咨询”按钮,专业的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。